close
清醒開顱手術 手術進行中還能說話聊天
你聽過清醒手術嗎? 腦腫瘤神經外科李旭東主任表示,有一些疾病,像是說話功能、運動功能疾病,,還有就是影響到一些細微動作的開顱手術,需要在病人清醒時,讓神經做出反應,測試手術的完成率。像是巴金森氏症、肌張力不全症還有癲癇症,需要植入腦部深層電刺激晶片,病人是在清醒的狀態下完成手術。臺中榮總腦腫瘤神經外科李旭東主任說「在相關反應的位置上,放入監測點,手術進行到重點時,請麻醉科配合降低麻醉劑量,我們可以監測他神經的功能,有些是需要誘發的,給他刺激,看他神經接受到刺激時的反應,可以知道手術部位是不是安全的。」
開刀前的生離死別 監測儀器能降低手術併發症
當病人需要動到開腦、開心、開脊隨的大手術時,總是擔心,會不會手術後不能走路了或是醒不過來,在開刀房前和親人有生離死別的感傷。但是透過新的神經功能術中監測,可以改善這種疑慮,在手術進行中,如果有傷害到神經,它的電波就會有變化,它會發出警訊音,我們可以立刻針對手術的動作做修改,預防併發症的發生。
不完全腦腫瘤切除手術 老師能保留語言能力選擇權
病例分享:一個老師,因為腫瘤需要開刀,最擔心的就是他的說話功能會不會喪失,以前只能等術後才知道,現在能在手術前選擇保留說話功能,但是腫瘤就無法完全切除。手術後癱瘓或神經功能障礙的比例是5%,透過儀器監測的安全手術,希望讓手術後癱瘓或神經功能障礙的5%併發症,能夠趨近於0%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