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後天性心臟病 "川崎病"動脈瘤破裂會喪命
"川崎病"是小兒後天性心臟病,台灣地區常好發在一歲的嬰兒,還有學齡前的小朋友,每一年會有5~600個病例發生。臺中榮總新生兒科林明志主任說「川崎病主要是造成冠狀動脈的血管炎,在急性期,會讓冠狀動脈產生動脈瘤,動脈瘤有可能產生血栓或是破裂,造成小朋友的生命危險。慢性期在恢復時,因為發炎修復造成的血管纖維化,會讓冠狀動脈嚴重的狹窄,或是完全阻斷。」
持續發燒五天伴隨五症狀 未治療者25%形成動脈瘤
當小朋友高燒不退超過五天,就要特別注意,是否眼睛曾經紅過,嘴唇是不是有乾裂或是草莓舌,身上長出疹子,手指腳趾紅腫,以及頸部淋巴結腫大,也可以診視卡介苗的施打處,是否有紅腫的現象。臺中榮總新生兒科林明志主任說「川崎病沒有經過適當的治療,這些核心的症狀,還是會自己消失,燒也會退,但是根據統計,大約百分之二十五的小朋友,會產生冠狀動脈的血管瘤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