堅韌的生命力 主婦10年開3次肺癌手術
胸腔微創手術分段切 剩50%肺葉復原好
66歲的婦人,10年前發現自己右肺長了腫瘤,在北部的醫院,使用傳統開胸手術,切除了右上肺葉,四年前再度發現,左右肺也各長一個腫瘤,婦人一直猶豫,是否要開刀,在跟醫生討論後,決定動刀,切除左下肺葉腫瘤。台中榮總外科部徐中平主任說「透過胸腔鏡手術,微創手術,左下肺葉把他摘除,體力上恢復上也都不錯」但是右肺還有一顆腫瘤,一直都沒消失,醫生評估是否能切除,需要考慮病人身體狀況。台中榮總外科部徐中平主任說「如果我把他的右下肺葉拿掉,他只剩下一個小小的右中肺葉,跟一個右上肺葉,他只剩下這兩個肺葉,將來對他的生活品質,一定是影響很大啦,我們只針對他的右下肺葉的上段,把他切除」手術後病人恢復良好,肺部膨脹的功能也非常好。
肺癌死亡率第一 六成都是肺腺癌
手術切除最有效 才能延長存活率
台中榮總外科部徐中平主任表示,對於肺癌進行手術,是最有效的治療,也是長期存活的保證。而肺癌的發生多半是肺腺癌。台中榮總外科部徐中平主任說「肺癌,在我們台灣的這個,癌症排行裡面,是死亡原因第一名,其實肺腺癌,已經超過一半,將近60%的肺癌是肺腺癌,跟抽菸有關係阿,跟環境有關係阿,現在常說的PM2.5,是不是有關係。」
多發性肺腫瘤 大面積切除再有肺癌難處理
3D立體內視鏡手術 能夠精準分葉分段切
越來越多病人肺癌,是屬於多發性的,如果一次就做全肺葉切除,以後如果再有腫瘤,治療選擇就少了,但透過現代的胸腔鏡微創手術,能夠提供3D立體影像,讓醫生能有更好視野,台中榮總外科部徐中平主任說「3D立體的影像來做手術,這樣可以提供醫生,對於解剖相對位置的觀察度更敏銳,組織的層面撥離更清楚,血管看得更清楚,淋巴腺的切除,也可以做得更好,全肺的切除,肺葉的切除,到最簡單的楔狀切除,都可以進行。」